临床表现
临床表现:
1.急性
湿疹 急性
湿疹以局部渗液、瘙痒及烧灼感为主要症状,皮疹为多数密集粟粒大的小丘疹、丘疱疹和小水疱,基底潮红。由于搔抓,丘疹、丘疱疹和水疱顶端抓破后呈明显点状渗出及小糜烂,浆液不断渗出,病变中心往往较重,而逐渐向周围蔓延,外周又有散在丘疹、丘疱疹,故境界一般不清楚。当合并有感染时,炎症表现较明显,并可形成脓疱,脓液渗出或结黄绿色或污褐色痂。
2.亚急性
湿疹 当急性炎症减轻之后,或急性期末未及时适当处理,拖延时间较久而发生亚急性
湿疹。皮损以小丘疹、鳞屑和结痂为主,仅有少数丘疱疹或小水疱及糜烂,瘙痒较剧。
3.慢性
湿疹 可因急性、亚急性反复发作不愈而转为慢性
湿疹,亦可一开始即表现为慢性
湿疹,而无急性或亚急性经过。主要表现为鼻前庭部皮肤增厚、浸润或皲裂,表面粗糙,覆以少许糠秕样鳞屑,或因抓破而结痂,境界一般清楚,病变大多局限。急性发作时可有明显渗出。自觉症状可有明显瘙痒。
治疗
治疗:
1.全身治疗 尽可能寻找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,如有有关的全身性疾病应及时治疗。湿疹属Ⅳ型变态反应,适当使用抗
组胺药有一定作用,特别是在早期使用,效果较好。常用的有苯海拉明、赛庚啶、氯苯那敏(扑尔敏)、氯雷他定(开瑞坦)、西替利嗪(仙特敏)等。多数情况下,抗
组胺药对疾病的过程没有明显的影响,但能缓解瘙痒,减少因搔抓而造成的刺激和损害。
2.局部治疗
(1)西医治疗:积极治疗急、慢性鼻炎及鼻窦炎。根据皮损情况选用适当剂型和药物,对有感染者,应酌情使用抗生素治疗。对急性湿疹,以洗剂为主,可选用
炉甘石洗剂、振荡洗剂等。对亚急性和慢性湿疹最好选用皮质内固醇激素霜剂,如
皮炎平霜、氟轻松(肤轻松)霜等,含焦油成分的糊剂对亚急性和慢性湿疹效果亦较好。
(2)中医治疗:急性湿疹者以清热利湿为主,方宜龙胆泻肝汤加减。亚急性湿疹以健脾利湿为主,佐以清热,方以胃苓汤加减。慢性湿疹应以养血祛风为主,佐以清热利湿,方宜养血定风汤加减。